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明確指出,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
群眾的呼聲,是政法工作的重心所在。黨的十九大以來,首都政法系統(tǒng)向群眾交出這樣一份答卷:平安北京建設實現跨越式前進,群眾安全感連連攀升;深度參與保障“兩區(qū)”建設、中軸線申遺、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以及生態(tài)保護;北京金融法院、北京互聯網法院等專門法院成立,4100平方米省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成,訴訟服務更加便利,法治服務保障全面提升,政法領域改革全面深化……
北京市肩負著為黨中央站好崗、放好哨的重大職責使命。五年光陰,一份初心,北京政法系統(tǒng)不斷強化“主場主責主力”意識,堅持最高標準、最強組織、最實舉措,全力維護了首都政治社會大局持續(xù)安全穩(wěn)定。
立足主責主業(yè)捍衛(wèi)公平正義
一條熱線,架起人民法院和訴訟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去年9月初,北京西城法院12368訴訟服務熱線直通分平臺接到執(zhí)行案件申請人龐某的電話,稱其發(fā)現了被執(zhí)行人的車輛。座席員立即與院執(zhí)行局取得聯系,執(zhí)行法官第一時間致電龐某,提示他注意事項,并及時趕赴現場,查扣了被執(zhí)行人的車輛。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近年來,北京法院系統(tǒng)先后推出12368訴訟服務熱線、“夜間法庭”、“云法庭”等一系列為民舉措,扎扎實實為群眾紓困解難。
為解決部分超大型社區(qū)群眾因職住分離面臨的訴訟難問題,北京法院推出“夜間法庭”,針對案情簡單、爭議不大、數額小、爭議內容與居住地生產生活相關的簡單民事案件,利用當事人下班后的時間開展訴訟服務和活動。不到兩年,“夜間法庭”處理相鄰關系、婚姻家庭、房屋租賃糾紛等各類案件2000余件,得到轄區(qū)群眾的充分認可。
讓人民群眾在每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沒有僅停留在口號上。近日,記者在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接訴即辦”指揮大廳看到這樣一組數據:今年以來,北京市檢察機關司法辦案數占比46.1%,而監(jiān)督辦案數占比達到53.9%。檢察機關依職權主動監(jiān)督受理案件12744件,較去年同期上漲54.96%。
“每一封群眾來信、每一條群眾訴求我們都會認真登記,便于全市三級檢察機關和各個業(yè)務類別的檢察官全程跟蹤督辦。通過分析數據,我們也會對一些群眾反映比較集中、高頻次的民生問題開展專項檢察監(jiān)督工作,實現‘未訴先辦’,這也是‘接訴即辦’的一項重要內容。”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十二檢察部主任王燕鵬告訴記者,近年來,首都檢察機關充分發(fā)揮檢察職能,變“被動”為“主動”,案件辦理出現可喜的變化。今年2月以來,全市“檢察業(yè)務來源結構比”,即依職權主動監(jiān)督:依申請監(jiān)督:依移送受理,由16.85:17.42:65.73優(yōu)化至37.62:13.46:48.92,依職權主動監(jiān)督案件數量首次超過整體辦案數量的三分之一,依移送受理案件數量首次低于整體辦案數量的二分之一?!耙辉鲆粶p”顯示北京市檢察機關依法能動履職規(guī)模穩(wěn)步擴大,北京市檢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初顯。
全面優(yōu)化公共法律服務能力
近日,在位于海淀區(qū)吳家廠路55號的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記者見到50多歲的建筑工人趙師傅。來北京20多年,趙師傅一直在工地打工?!拔医裉靵碇行氖窍胝垘臀业姆ㄔ蓭煶灶D飯,但是他不肯。這幾年,前前后后好幾位律師幫了我們好幾次,我想表達我的感謝?!壁w師傅告訴記者,這幾年,他和工友遇到公司老板欠薪的事情,都是中心指派的法援律師幫忙要回來的,有近7萬元。
近年來,像趙師傅這樣,從撥打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起,受惠于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群眾不計其數。
“群眾來到中心求助,有時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訴求,前臺就有工作人員,通過自動化設備幫助他們快速準確定位法律服務需求?!北本┦泄卜煞罩行膶嶓w平臺科科長王濤告訴記者,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的省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可實現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司法鑒定、公證辦理、人民調解、訴前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其中,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席位達110個。
記者在熱線分析系統(tǒng)上看到,截至今年6月底,當月電話量已超過5.4萬個,滿意率達99.49%?!皫缀趺刻煳覀兌紩拥饺罕姶騺淼谋頁P電話,稱贊接線律師專業(yè)、耐心,說自己切實得到了幫助?!?2348熱線平臺管理科科長趙明明介紹說,2016年以來,北京12348熱線共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解答308萬人次,服務時長超過31萬小時。
除了公共法律服務越來越便捷之外,近年來,北京市公安局“放管服”工作成效也較為明顯。144項行政服務事項在“網上北京市公安局”就能辦,93項政務服務事項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戶籍管理制度越來越完善,農轉非、二胎子女投靠等戶籍限制條件被取消,戶籍進京、特殊人才入境等審批時限大大縮短,外籍人才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一窗受理、同時取證”……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fā)讓很多行業(yè)按下暫停鍵,法院工作也面臨巨大挑戰(zhàn)。有多少起案件就有多少群眾期待的眼神,審判工作該如何開展?
北京法院的回答是:將技術與法治融合,把案件審理主戰(zhàn)場從線下搬到線上,確保疫情之下“公平正義不停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20年2月3日,“北京云法庭”全面上線,當年實現網上庭審35.9萬次,占全國法院線上庭審數量的四成,服務范圍覆蓋全國各省和39個國家。2021年,“北京云法庭”在線庭審次數占庭審總數的67.4%,數量和占比再次位居全國第一。如今的“北京云法庭”,可支撐訴前調解、訴中調解、庭前談話、串案合并審理、遠程調查、正式庭審等訴訟環(huán)節(jié)在線進行。
矢志不渝護航法治中國建設
言出為箭,執(zhí)法如山。5年來,首都公安機關對于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傾注大量心血,緊緊抓住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這個“牛鼻子”,在全國率先創(chuàng)建“一站式辦案、合成化作戰(zhàn)、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監(jiān)督”的執(zhí)法辦案管理中心以及律師遠程視頻會見、嫌疑人隨身物品寄遞處置新模式等制度機制,檢察機關首創(chuàng)派駐中心檢察室、認罪認罰案件“48小時全流程結案模式”,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不斷提檔升級。
在持續(xù)嚴打各類刑事犯罪方面,首都公安機關瞄準電信網絡詐騙、跨境賭博和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huán)假等突出違法犯罪,攻大案、破小案、清積案并重,掏窩點、打團伙、鏟鏈條并舉,刑事警情近5年連創(chuàng)新低,街頭、社區(qū)發(fā)案10年最低,群眾安全感連年攀升。此外,反電信網絡詐騙被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來抓,首都公安建立起四級反詐中心,避免群眾損失逾150億元,累計返還涉案資金近6億元,守護了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在首都北京,“忠誠”二字有著非同一般的分量,“鍛造一支忠誠純潔可靠的首都政法鐵軍”成為推動首都政法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根本保證。
2020年7月,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啟動。北京政法隊伍從開展教育整頓之始,就在常態(tài)化上下功夫,堅決清除頑瘴痼疾,補齊短板弱項,強化源頭治理,確保隊伍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危難時刻,政法隊伍是沖鋒在前的主力軍;法治中國建設,政法干警是矢志不渝的護航者。北京政法系統(tǒng)始終把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作為最高原則、最大優(yōu)勢和根本保證,全面加強政法系統(tǒng)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切實將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zhàn)斗堡壘。
從公、檢、法機關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到公安機關大力推進基層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筑牢執(zhí)法公正;從檢察機關充分履行法律監(jiān)督職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到法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升審判質效,推行立案登記制、基本解決執(zhí)行難、智慧法院建設……北京政法系統(tǒng)在保護人民權益、維護人民利益上下足了功夫,努力提升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